中国7月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%,进口增长4.7%,经季节调整后分别为1.6%和1.2%。
更糟糕的是,1-7月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仅增长了0.6%,这意味着,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出口数据都不会好看。占整体贸易额近五成的加工贸易,其进口指标一向被视作中国出口的风向标。
海关总署8月10日公布的这组数据显示,5月破纪录的出口高增长仅仅只是昙花一现,中国外贸全年的“保十”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。
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,西方感恩节、圣诞节前夕的7-10月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传统旺季,出口引擎在此刻熄火,可见外需的状况不乐观。上述人士表示,当前德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巨大,欧洲担心陷入全面衰退;而美国经济的恢复仍有反复,失业率又再上升;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也呈现回落。
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,7月相对特殊,进口商和零售商们对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担忧传递到了贸易数据上。他认为,中国今年想要实现10%的贸易增长目标难度颇大。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,前几个月出口退税进程的加快可能是5、6月份出口反弹的重要原因。根据财政部的数据,4月份的出口退税同比增长了近40%。“7月出口仅仅增长1%,可部分归因于5、6月出口的快速增长透支了后续的出口能力。”张永军说。
与此同时,出口企业成本压力巨大的状况也未见根本缓解。
7月出口逼近零增长的状况或将动摇当前外贸政策格局。前述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说,影响出口的两项杀手锏政策,一为人民币汇率,二为出口退税政策。他透露,人民币牵涉范围太广,难有调整;关于出口退税,部委间已又再出现博弈,商务部寄望能推动出口商品的全额退税,不再将出口退税作为宏观调控手段,而财政部指出,增值税税率为17%,但实际征收下来仅为12%-13%,因此当前的出口退税率已达上限。
霍建国说,贸易环境的改善更甚于直接的支持措施,信贷应该继续向有订单、有刚性外需的出口商倾斜,贸易便利化也急待改善。
他再度建议,应降低甚至全额取消出口退税地方承担的部分,以保证出口退税及时、足额到位。广东外贸系统高层透露,因为地方财政压力较大,粤东西北地区的退税矛盾已经比较突出,甚至因此出现了抑制出口的情况。
地方财政的普遍性减收也使得出口商们的成本压力难有改善,消息人士说,广州、深圳等多地税务系统已经加强了征管力度,据称具体的稽查任务已经内部分解。在2008年时,为弥补经济放缓造成的财税减收,全国通过税务稽查补征了1000亿的税。
未来9月,广州等地有大量的出口展会,是否有期望?等时间来揭晓。